深深的怀念!缅怀尊敬的桑院长
首先仍允许我亲切地称桑国卫副委员长、院士为“桑院长”。
2023年12月7日17时10分,桑院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安评中心全体人员特别是第一代安评人,对于实验室的创始人、首任主任桑院长的离世感到万分悲痛,我们纷纷寻找与桑院长的合影,更多的是回忆接受桑院长谆谆教导的情景,一切的一切历历在目……
桑院长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为人处世崇高的品德与境界及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并将永远传承。
桑院长在实验室联系工作
桑院长是1991年开始担任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原称浙江省人民卫生实验院。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尊称他为桑院长)。我是1977年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专业毕业分配到浙江省人民卫生实验院工作的。工作伊始,我被分配到寄生虫病研究所药理研究室工作,一干就是18年。1995年7月,在实验动物中心主任的推荐下,桑院长希望我调到动物中心,参与“浙江省实验动物与安全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桑兼任主任)”建设(1996年面临验收)。1995年9月1日,我正式调到该实验室工作,负责普通毒理研究室工作和主持安全性评价研究工作,经过一年半左右的重点建设,该实验室于1996年12月通过了省级重点实验室的验收。
1997年7月,国家科委设立了国家“九五”重中之重攻关项目“1035”工程——筹建新药安全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桑院长考虑到对于我国特别是我省新药研发、新药创新的重要性,根据我院的技术与条件,决定在我们院上述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申请该项目,并亲自作为项目申请者(桑院长在申请过程中亲自把关工作的情景我历历在目)。在桑院长的直接努力下,1997年9月,该项目正式获得国家科委立项建设,开始筹建“国家(浙江)新药安全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期为3年。在建设期间,虽然桑院长调离医科院去了省卫生厅、省政府工作,1999年12月又去了北京工作,但桑院长仍坚持负责这个实验室的建设,重视和支持我的工作。无论他工作多忙,时间多紧,但我每次托邵老师(他夫人)带回去相关实验室建设的建设方案、管理制度、SOP等文件材料,他都一丝不苟帮助修改指导,连标点符号都把关(这些材料至今还保存在安评中心资料档案室)。
桑院长亲自修改的工作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
当桑院长知道我工作遇到困难时,他会打电话鼓励我、安慰我、关心我;他每次回杭州,总忘不了安排时间来实验室看望我们第一代安评人,并向我们提出这样那样做好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工作的要求。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桑院长与邵老师来实验室看望我们,但由于来的比较晚(中午12点左右了),我们做好实验回家过年了。第二天(年初一)一早,我们几个人一到实验室,看到门上留下的“老桑到此一游”的字条,感到既亲切又惭愧。亲切的是我们的“家长”来看望过我们了,惭愧的是我们没有接待好。桑院长甚至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回杭州也会安排时间让我们第一代安评人去他停留的地方聚一聚,了解实验室情况;聊聊每个人的工作、生活等情况,给大家带来亲人般的问候和工作的指导。我们第一代安评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按桑院长对我们的要求和平时的谆谆教导,我们几个人团结的像一家人,工作不分上下班,克服种种困难,把实验室建设成全国首批通过国家药监局GLP认证的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机构之一,尤其是研究质量得到了国家管理部门和药物研发企事业单位的高度认可与肯定。
桑院长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回杭州视察工作,在下榻处接见第一代安评人
桑院长,您放心吧!20多年过去了,您亲手培养的第一代安评人现在仍然作为安评中心的顶梁柱、各岗位的负责人并都仍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您当初几个人的安评实验室现已发展成了近百人的安评中心,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中心主任也做到了很好的传承,安评中心在科研、服务、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发展得都很好。
您是我以及我们中心所有安评人特别值得尊重的领导、老师,您是我们工作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我们会永远记着您、怀念您。
尊敬的桑院长,安息吧!
您的部下、学生:宣尧仙
2023年12月10日